查看原文
其他

“个性化推荐”可能让你不再个性 | 青晚报

中大青年 中大青年 2022-06-11


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随手打开淘宝,发现首页“你可能也感兴趣…”里面真的都是你感兴趣的宝贝,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逛逛逛、买买买;


打开新闻或者阅读,正好弹出你关注的话题,于是你津津有味地读下去;


而短视频平台则是货真价实的快乐源泉,你看到的内容都正好戳中你的笑点。


但这样的经历总有小小的麻烦如影随形


想买一件商品,最后却买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并且在买完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购物界面仍在推荐此类商品;


网络上的资讯,随便点点、看看,一两个小时倏忽而过,好不容易意识到以后,发现在过去的时间里并没有什么收获……



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算法推荐,它渗透在网络世界的方方面面。我们会无意识地接受和采纳它的推荐,也经常吐槽个性化推荐生硬和“不懂变通”的一面。


个性化推荐


什么是“个性化推荐”?它借助强大的数据采集、分类和提取技术,根据用户阅读习惯、浏览记录等数据,将用户贴上高度精练的标签,然后再针对这些标签,将筛选过的信息精准推送至用户。


算法推荐擅长分析个体特征,在所能实现的限度内,它了解每一个用户的年龄、职业、兴趣、地理位置等等。随着用户产生行为时间变长,系统掌握的用户信息就越多,从而推荐的内容或商品也就越精准。


在万花筒般纷繁复杂的碎片信息中,算法实现的个性化推荐不仅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效率,更满足个性化需求,“比你更懂你”,使得“千人千面”的信息传递模式成为现实。



身陷“孤岛”的你我


个性化推荐在满足了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更加精准的广告和营销是难以拒绝的诱惑;千篇一律的资讯和内容将人们的视野牢牢定住;对用户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跟踪了解侵犯隐私,更严重的是容易造成选择性的接触、过滤与相信,由此带来信息窄化“信息茧房”“回音室”现象等不良后果,使个人陷入信息孤岛。




用新闻资讯类软件来举例:


它们可以不生产内容,只是聚合和传播内容,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和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推荐,就可以逐渐抓住用户的心理需求,吸引大批追随者。


(网络上的用户画像示例)


算法技术只关心人们的偏好,无法顾及新闻性与价值观,容易使某一类型的内容充斥用户眼球。如果我们长时间点击某一个话题相关文章,它随后便会连续地推送多条相关信息,形成一种“回声室效应”。


“回声室效应”简单来说,我们所获取的一切信息,都在支持已有的知识与观点。这意味着,内容获取将不再能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反而会让你我在汲取内容的爽感之中,收窄眼界,固步自封。


越来越聪明的算法,在有效降低我们获取信息成本的同时,却也在蚕食人们的时间,消耗人们自主思考的意识。人们更多地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久而久之,被禁锢在自己构建的“信息茧房”中。


根据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一旦用户认为某种价值取向受到广泛欢迎,那么与之相符的声音就会高涨,与之相反的声音则会陷入沉默。李普曼也说:“虚拟环境是’人性’和‘环境’的杂交物。”


算法推荐容易使用户造成“很多人都有这种价值取向”的印象,正面价值意见的沉默造成负面价值意见的增长,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导致网络舆论场失真。


别让个性化决定你的兴趣


个性化体验采集自你的兴趣,却又决定了你的兴趣。


推荐的内容促使你反复的查看类似的资讯。你在同一话题、同一观点、同一逻辑构造的世界里,另一种声音离你越来越远。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制造了一个「过滤器泡沫(filter bubbles)」:



蓝色的是我们自己感兴趣的泡沫,边界就是我们的过滤器。比较可怕的是,过滤器并非是我们自己定义的;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在过滤器中;我们并不知道外界有什么。


当算法代替了严格的人力编辑后,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便被固化。作为在信息海洋里的“淘金者”,我们的选择应该尽量建立在正反博弈的信息和广泛的选择之上,向着那陌生、新奇的领域更进一步,你的无限可能性正在某个未知的地方等待被发掘。



只有让读者涉足不同的观点,接受多样的理念,最终收获的才真正是信息世界的便利。


无数个小径分岔的路口中

别只走对你来说容易的一条。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十五张照片里的她与她们 | 光影


人人皆可做vlogger | 青晚报



今日小编:彭昶澜 李洋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网易公开课、软件截图

审核人:谢博远、康遍霞、马明辉

审核发布:王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